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將25個樞紐納入“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名單中25個樞紐涵蓋空港型、陸港型、商貿服務型、生產服務型、陸上邊境口岸型、港口型六大類型。
在7個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中,安陽地處豫晉冀三省交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原城市群”等國家戰略疊加輻射城市;作為名單中三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之一,本次獲批讓重慶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具備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城市;連云港、日照、深圳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在本次國家物流樞紐申報工作中做好了充分準備,力圖彰顯其特色。
安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此次獲批‘陸港型’的城市有7個,我省安陽和湖南衡陽是省轄市,其他5個都是省會城市,說明安陽各方面優勢比較突出。”安陽市發改委二級調研員李共明介紹。
近年來,安陽市圍繞建設新時代區域中心強市戰略目標,加快高速公路、鐵路、鐵路專用線的建設,形成了兩縱兩橫鐵路網絡和兩縱兩橫一環的高速路網,積極推動區域交通優勢向樞紐經濟轉變。規劃建設的豫北航空經濟協作區,將形成航空港和陸路港協同發展格局,打造“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系。以化肥舉例,安陽樞紐與山東港口集團、中鐵集、中外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煙臺港化肥出口集港業務于今年4月9日正式落地。
目前,正制定中歐中亞班列運營方案,有望今年年底前正式開通。“化肥業務已輻射至周邊20多個地市、近100個主要農業縣,兩年內樞紐將直接管理100個工廠倉庫,合作管理1000個工廠倉庫,形成非常完備的化肥行業通道樞紐網絡干支倉配體系。”河南萬莊安陽物流園有限公司負責人趙一博介紹,今年1月13日,東向出海國際物流大通道已經正式開通。安陽獲批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將有利于推動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形成鋼材、鐵礦石、化肥、飼料等大宗物資商品的集散、交易中心,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還將促進農資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確保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
重慶: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近日,重慶正式入選“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獲批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據了解,國家物流樞紐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集中實現貨物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多種功能的物流設施群和物流活動組織中心,能夠撬動區域經濟新增長,帶動對外開放,推動區域更好地融入新發展格局。
本次入選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區域位于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采取“一港兩區”布局模式,由南到北分為南部核心功能區和北部互補功能區兩大片區,總規劃面積9.8平方公里。這也是全國目前6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之一。
“這是重慶入選的第三個國家物流樞紐,進一步完善了重慶的物流樞紐類型。”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巴川江介紹,2019年,果園港入選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去年,重慶獲批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以西部物流園和江津綜保區為主要承載地。目前,重慶正積極打造內陸國際多式聯運中心,本次獲批后,能夠進一步提升鐵海、鐵鐵、鐵水、鐵空等多式聯運規模和效率,完善內陸現代物流骨干網絡,協同中歐班列(渝新歐)、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等干線通道,形成“通道+樞紐+網絡”高效運行體系。
下一步,重慶將進一步完善樞紐建設協調機制和樞紐集疏運體系建設,優化樞紐運營,比如建立運營主體聯盟,廣泛吸引央企、民營、外資等市場主體參與,搭建多元化樞紐業務等。
深圳: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今年7月,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聯合市發改委啟動了2021年國家物流樞紐申報工作,指導鹽田區形成了《深圳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方案》并組織專家初步審查。
11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發布“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深圳市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成功被納入其中。按照相關建設方案,深圳市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選址于深圳市鹽田區,將依托現有鹽田港建設,由鹽田港現代物流組團(含鹽田綜合保稅區)和鹽田港作業區及配套服務區兩個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為9.4平方公里。
樞紐的建設將采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開發”模式,按照“存量設施整合提升為主、增量設施補短板為輔”的原則,通過政策支持、土地保障、基礎設施完善、資金保障等多渠道確保樞紐建設。樞紐規劃分為主體功能區和功能拓展區。其中主體功能區由港口中、西作業區、現代物流發展核、鹽田綜合保稅區、多式聯運示范區構成;功能拓展區由東作業區、高端航運綜合服務區、多式聯運示范區構成。其要發展的主營業務包括:壯大集裝箱運輸業務,加強海鐵聯運、水水中轉,搭建物流樞紐信息平臺,發展供應鏈集成業務,以及布局綜合保稅物流、高端冷鏈、高端航運綜合服務等新動能業務。
深圳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提出,深圳將在“十四五”期間,建設高效集約的全球性物流樞紐城市。未來,深圳將形成3個國家物流樞紐合力共筑的“海、陸、空”高效集約的國家物流樞紐體系。這對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推動深圳融入國家“樞紐+通道+網絡”物流運行體系建設、增強服務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功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