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昌訊 記者張雁報道:11日,記者了解到,由海關總署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十部委組成聯合驗收組,對南昌綜合保稅區進行正式驗收評審,同意通過驗收,并為南昌綜保區頒發了驗收合格證書。下一步,南昌綜合保稅區將力爭成為江西國際商務中心所在地,在5年內承擔全省60%以上的進出口額,打造成南昌開放型經濟改革創新試驗區。
具備封關運作條件并通過驗收
“請下達指令!”11日上午,隨著南昌綜合保稅區工作人員一聲令下,一片區和二片區展開貨車進入卡口演示。在高精尖設備和智能系統監控下,整個數據采集只花了15秒。
記者了解到,聯合驗收組聽取了南昌綜保區建設和驗收工作情況匯報,實地檢查了驗收區域內的基礎設施、監管和隔離設施、卡口及相關配套設施情況。經評審后,聯合驗收組認為,南昌綜合保稅區1.915平方公里圍網范圍內的基礎和監管設施符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基礎和監管設施驗收標準》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已具備封關運作條件,同意通過驗收,并為南昌綜保區頒發了驗收合格證書。
“南昌綜合保稅區還將向海關總署申請相關驗證代碼,6月將正式運行。”南昌海關加工貿易監管處處長李旭日告訴記者。
預計投資總額將達100億
記者了解到,綜合保稅區具有開放層次高、優惠政策多、功能齊全的特點。境外貨物入區保稅,區內貨物出境免稅;國內貨物入區視同出口并按規定享受出口退稅;區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具有支持開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保稅服務等多種業務功能。
南昌綜保區將借助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重點發揮保稅功能平臺作用,推行“一口式”審批服務,努力實現貿易便利化和投資自由化,搭建貿易多元化公共服務平臺,打造覆蓋開放型經濟出入口,服務金融、產業、物流的全生態體系。同時,還將著力搭建“一區三口岸”開放的空間格局,使南昌綜保區和昌北國際機場、龍頭崗國際集裝箱碼頭和樂化鐵路貨場實現有效互動、無縫對接,通過空間和產業的整合,不斷放大綜保區的開放功能。
下一步,南昌市將努力探索、優化綜合保稅區運行發展模式,用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吸引發展前景最好的產業項目入駐綜保區,從而不斷提升、拓展綜合保稅區功能和競爭力。南昌綜保區將打造服務、金融、物流、產業全生態體系,使之成為政策的高地、成本的洼地,力爭成為江西國際商務中心所在地,在5年內承擔全省60%以上的進出口額,打造成南昌開放型經濟改革創新試驗區。
截至目前,南昌綜保區的建設已獲政府投資42.4億元,綜保區封關運行后,南昌市還將進一步重點聚焦打造,預計投資總額將達到100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