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國辦發〔2011〕38號),江西省發改委、江西省郵政管理局《關于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的意見》(贛發改經貿〔2014〕1163號)等文件要求,為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落實南昌市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工作要求,加快推進快遞業與電子商務、制造業等相關產業協同發展,結合我市實際,提出本意見。
第一條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加強規劃引導,優化政策扶持,強化行業監管,不斷加快快遞業與電子商務、制造業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快遞業在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當中的比重,為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作出更大貢獻。
第二條到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達到5億件,年均增幅35%以上;快遞業務收入達到45億元,年均增幅30%以上。建立覆蓋全市的快遞末端服務網絡,將南昌市建設成為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城市,使快遞服務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國位于前列。
第三條成立南昌市加快快遞行業健康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訂我市快遞業發展規劃和進行重大問題的組織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郵政管理部門,成員單位由相關職能部門組成。
第四條從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引導資金中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快遞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快遞末端共同配送體系和智能快件箱的建設、電子信息化建設、郵政業安全監管中心的建設、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和海關駐郵機構的設立等項目。
第五條科學編制快遞服務業發展規劃,促進與物流業發展規劃、服務業發展規劃、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有效銜接和融合。在制定全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小城鎮建設規劃時,綜合考慮并合理安排快遞公共服務用地,打造快遞分撥中心、快遞公共配送中心、快遞末端公共配送網點三級快遞共同配送網絡體系。
每個新建社區應設置快遞末端公共配送網點,人口規模在5000人以下的社區公共配送網點建筑面積不小于20平方米,人口規模大于5000人的社區,每增加1000人,公共配送網點建筑面積增加10平方米。同時保持出入暢通,方便人員、車輛及快件的進出。
第六條規范快遞市場準入,對申請經營快遞業務的或申請辦理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變更的,應當自收到上級郵政管理部門的核查通知后五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查;對申請辦理快遞企業分支機構備案手續的,符合條件的當場辦理;對在遵守法律法規、許可地域覆蓋、申訴率以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綠色通道”政策,采取形式審查,從簡從快。
第七條發揮快遞行業協會職能作用,加快快遞行業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形成覆蓋快遞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寄遞用戶的信用信息檔案,將快遞業信用管理納入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第八條建立健全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嚴格落實寄遞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屬地政府的監管責任,將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管理作為平安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地方綜治工作考評體系。建立郵政管理部門行業主管、安監部門綜合監管、其它相關部門(公安、國安、市場監管等)聯動協作的監管機制。
第九條支持快遞企業注冊并進駐南昌快遞(電商)物流園,園區建設按照南昌臨空經濟區的政策執行,推進快遞業集聚發展。入園企業享受市政府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
第十條加快快遞末端共同配送體系建設,鼓勵快遞企業與社區服務機構、連鎖商業網點、商務寫字樓、機關事業單位、高校等單位廣泛開展合作,有效利用城市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社區用房、物業管理用房等資源,用于快遞公共配送網點建設,積極推廣智能快件箱,解決快遞“最后100米”問題。
第十一條快遞企業運輸快件的機動車輛經郵政管理部門核定后報同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同意,核發快遞服務車輛通行證。引導快遞企業購買符合國家標準的非機動車輛,并及時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交申請。對快遞企業符合上牌標準的快遞服務車輛,郵政管理部門實行統一標識管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組織人員上門查驗車輛,為快遞企業提供綠色通道便利車管服務。鼓勵快遞企業使用新能源汽車,并享受政府相關優惠政策。
第十二條提高企業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鼓勵南昌快遞(電商)物流園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力度,鼓勵快遞企業申報我市高科技重大項目。推進政府向社會購買快遞服務,結合政府便民服務項目,對符合條件的快遞服務實施政府采購。對符合條件的小微快遞企業,按照有關規定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鼓勵金融機構對快遞企業給予信貸支持,擴大快遞企業貸款抵(質)押品范圍,積極探索、推廣倉儲設施和運輸車輛抵押貸款業務,支持各類創業投資機構和融資擔保機構為小微快遞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引導保險公司大力發展快遞保險業務。推動社會資本進入快遞服務領域。
第十三條鼓勵院校與快遞企業對接共建“訂單式”人才培養基地,推動產學聯動。對快遞企業新錄用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在崗職工進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等各類職業培訓,按照有關規定給予政府培訓費用補貼。加快推進快遞業務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對參加本市相關部門及機構組織的快遞業務員職業技能鑒定且符合條件的職鑒機構、企業和個人,按有關規定給予職鑒補貼,逐步實現快遞從業人員全員持證上崗。
第十四條鼓勵快遞企業與電子商務、制造業協同發展,構建跨境電商快遞物流支撐體系。鼓勵郵政企業設立海關駐郵機構,鼓勵經營國際業務的快遞企業配合建設南昌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從事全省國際郵件、國際快件的進、出口申報驗放工作。
第十五條研究制定快遞行業管理制度,大力提升行業監管執法效能,支持郵政管理、公安、國安等部門在南昌快遞(電商)物流園區內設立郵政業安全監管中心,配備安全監控和檢查設備,建立郵政快遞信息管理系統。通過信用記錄建立企業分類監管制度,重點加強郵政和快遞企業寄遞渠道、服務信息、收寄驗視等方面的安全監管。
第十六條建立快遞市場和從業人員退出機制,完善并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市場監管體系。對持續運營能力不達標的快遞企業,對違反快遞服務標準的從業人員,制定相應的黑名單制度,實現快遞企業依法經營、快遞人員規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