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延期兩年,無疑給網絡貨運推行注入一劑強心劑。從2020-2021年,網絡貨運蓬勃有序的發展,帶來一定預期的效果,同時在運營中也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問題,早期相關部門就開始在推進有關修訂方案工作。
為切實促進“互聯網+”貨運健康規范發展,交通運輸部決定開展《辦法》修訂工作,擬進一步健全網絡貨運準入退出機制,完善網絡貨運監督檢查制度,并研究對交易撮合型平臺企業實施備案管理。已委托相關部門,在行業內征求修訂建議和意見。
中物聯和交通運輸協會也相應推出網絡貨運相關的團隊標準,以政策文件為主導,團隊標準為輔導的網絡相信會越走越穩。那我們作為網絡貨運企業如何在實際運營中指導應用?
01 網絡貨運對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推進網絡貨運發展,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新舉措。
推進網絡貨運發展,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平臺經濟、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跨行業融通的重要舉措,對于加速提升物流發展水平,增強各行業創新能力,構筑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新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
(二)推進網絡貨運發展,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新辦法。
網絡貨運經營者通過信息網絡和移動互聯技術,實現分散運輸資源的集約整合、精準配置,解決了目前貨運物流行業普遍存在的運力空駛、長時間等貨等突出問題,有效減少了交易鏈條、降低交易成本,是交通運輸行業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新抓手、新辦法。
(三)推進網絡貨運發展,是促進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網絡貨運經營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信息互聯互通的特點,將分散的運力資源聚集在一起,通過發揮平臺經濟規模效應,推動行業實現“零而不亂、散而有序”,帶動傳統運輸企業向供應鏈現代物流綜合服務商轉型,帶動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02 網絡貨運團體標準推出
什么是團隊標準?
團體標準:由團體按照團體確立的標準制定程序自主制定發布,由社會自愿采用的標準。
團體:是指具有法人資格,且具備相應專業技術能力、標準化工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的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和產業技術聯盟等社會團體。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國發【2015】13號)》,改革措施中指出,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由6類整合精簡為4類,分別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國家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推薦性地方標準;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分為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側重于?;?,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側重于提高競爭力。
在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的修訂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在其標準的分類中,除原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外,增加了團體標準。團體標準指由團體按照自己(團體)確立的制定程序,自主制定、發布、采納,并由社會自愿采用的標準。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推出的網絡貨運團體標準】
據了解,《網絡貨運平臺實際承運人信用評價體系》和《網絡貨運平臺業務數據驗證》兩項標準。《網絡貨運平臺實際承運人信用評價體系》實施后,平臺企業可圍繞“社會信用”和“市場信用”在共享平臺上為駕駛員和承運商打分;共享平臺則由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管理,這樣就使司機的分數透明化,使不良行為無處遁形。如果信用值達到一定標準,也將有利于司機進行銀行貸款等金融業務?!毒W絡貨運平臺業務數據驗證》是針對目前平臺業務數據真實性的驗證,是為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構建數字金融風控體系的參考性標準。此外,作為原來傳統A級物流企業評估的延伸——《網絡貨運平臺服務能力評估指標》。為了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該標準正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完善。另外由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牽頭制定的《互聯網道路貨運平臺撮合交易服務要求》自2021年9月立項后,目前正在修改完善,將于2022年上半年推出。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牽頭制定的《互聯網道路貨運平臺撮合交易服務要求》團體標準已經立項,有望于明年上半年推出。該標準規定了撮合交易的服務流程和服務內容,明確了撮合交易服務中平臺的責權利,有利于區分網絡貨運業務和撮合交易業務的服務邊界,將填補業界標準空白。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推出的網絡貨運團體標準】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近日發布了《互聯網貨運平臺安全運營規范》(下稱《規范》)團體標準,這是我國首個互聯網貨運安全團體標準,該團標將于 2022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2021年11月3日,交通運輸部等16個國家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貨車司機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要求,規范網絡貨運新業態經營行為。在這個背景下,中國首個互聯網貨運安全運營團體標準的出臺,彌補了貨運平臺企業安全標準的空白。
該《規范》規定了互聯網貨運平臺安全運營的總體要求、平臺安全功能、駕駛員與車輛審核、駕駛員安全管理、安全運營、風險管理與隱患排查、應急與處置、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安全事故事件投訴處理、績效評定與改進等共計10個方面58項條款,明確了互聯網貨運平臺企業的安全運營管理標準。
《規范》明確,互聯網貨運平臺是指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整合配置運輸資源,從事道路貨物運輸服務的平臺,包括網絡貨運平臺和貨運交易撮合平臺。
在安全運營方面,《規范》要求,平臺企業應分別與托運人、駕駛員簽訂服務協議,并明確平臺企業、托運人、駕駛員需履行的安全職責。平臺企業宜在駕駛員接單前,通過生物活體識別技術進行人的一致性驗證,確保線上確定的駕駛員和線下實際提供服務的駕駛員一致。
在平臺安全功能方面,《規范》明確,互聯網貨運平臺應具備在途跟蹤監控、用戶隱私號碼保護、裝卸貨安全監控、路徑偏航識別和預警、行駛狀態異常、疲勞駕駛提醒等方面的功能。
03 網絡貨運企業如何應用
網絡貨運加速了我國物流行業智能化、數字化進程,代表著公路運輸業進入了一種數字化發展、數字化管控、數字化升級的狀態。數字化具有減少溝通成本、提高協作效率的作用。“在所有的產業互聯網中,唯一已經完成頂層設計的就是網絡貨運。
”網絡貨運創造價值的方式是數字化支撐的運力供應鏈,至少有一個最小的單元,即人去控制這個車,才能產生勞動,才是一個運力。但是這樣一個最基礎的單元又很有必要通過各個鏈條、各種鏈條和物流需求對接,構成運力供應鏈。物流行業的B2B模式,這是一種供應鏈交易模式,在網絡貨運下,就應當用數字化的方式重新構建。作為平臺的目標,就是既要降本增效,又要實現行業公平和產業人的幸福。
目前全國網絡貨運平臺有上千家,如果大部分在同一領域,例如整車、大宗、同城等里競爭市場,內卷遲早會出現,只有在自已擅長的領域,在市場上突出差異化價值,結合自身特有的優勢通過網絡貨運平臺的協同能力來提升競爭優勢,這樣整個市場才會達到百花齊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