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我國郵政快遞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本質上是發展質量不高。我們要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新征程中勇挑暢通重擔。”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2022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
“首先,我們要遵循規律,穩中求進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馬軍勝表示,“要深刻把握好穩與進的辯證關系,在穩的基礎上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更好的穩。”為此,要穩字當頭,穩行業發展態勢,確保增速在合理區間,穩行業運行態勢,確保網絡平穩運行和基層網點穩定,穩行業安全態勢,確保不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要穩中求進,以高效能治理為保障,堅持在規范中發展、發展中規范,明規則、劃底線、強監管,推動行業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以進促穩,立足國情業情和發展階段,遵循發展規律,精準把握時度效要求,把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實踐的標準檢驗行業治理成效。
“其次是要加固底板,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馬軍勝指出。在持續高速發展過程中,行業底板建設存在一定滯后,需要統籌推進、精準施策,夯實安全、質效、規范、綠色的發展基礎。要統籌“三安”,提升企業寄遞安全、生產安全、信息安全本質安全水平,增強安全防控能力,維護產業安全,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要實行“三分”,推動成本分區、服務分層、產品分類,穩步實現差異定價、優質優價,實現行業有價值、企業有利潤、員工有尊嚴、用戶有好評;要發力“三治”,旗幟鮮明反對“內卷”,旗幟鮮明反對損害行業權益、員工合法權益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旗幟鮮明維護市場秩序,集中治理惡性低價競爭、超范圍經營和空包;要推進“三化”,堅持減污降碳并重,加快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明確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實施路徑。
對于如何補齊短板,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馬軍勝表示,要深入實施“兩進一出”,“快遞進村”要提高質效,不僅進得去,更要穩得住、可持續,“快遞進廠”要形成規模,以點帶面,推動產業集群融合發展,“快遞出海”要重點突破,在周邊成網絡、洲際暢通道、全球布節點,著力提升境內外國際樞紐能級和輻射帶動力,增強全球資源配置力和關鍵環節控制力;要提升末端發展能力,規范加盟制管理,全面推進服務安全能力與服務范圍相適應,推動向末端賦能,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推進完善網點退出機制;要統籌區域布局,銜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補齊中西部基礎設施短板,加強快遞經濟區和產業園區建設;要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發展庫存管理、線邊物流、供應鏈金融和快運業務等,發展專業化服務。
“在發展思路上既要著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又要考慮鞏固和厚植原有優勢,”馬軍勝強調,“這就要求我們鍛造長板,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要通過打通信息“堵點”,推動與電商協同布局,豐富產品體系,開展模式創新,來鞏固服務電商優勢;要推動企業加強核心資源整合,鼓勵企業間、上下游間兼并重組,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快遞物流企業,推動郵政企業加快改革,鞏固發展郵政普遍服務,做強做優做大寄遞主業,以培育世界一流企業;此外還要強化創新驅動、充分激活數據要素。
馬軍勝最后強調,為了科學謀劃,以高效能治理保障高質量發展,需要強化依法治郵,創新方式提效能;強化綜合治理,凝聚合力提效能;強化數字治理,科技賦能提效能。具體來說,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完善法規政策體系,豐富治理方式,加強信息披露,加強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要積極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不斷完善部門協同、多方共治、雙重管理機制;要充分發揮行業數據密集的特點和優勢,用好“綠盾”工程,提升數字治理能力,加強科技裝備應用,增強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