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業發展迅猛,但快遞小哥的工資卻明升實降。在3月6日舉行的全國政協聯組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防郵電工會主席楊軍日說,要關心快遞員,增強“快遞小哥”們的獲得感。
“在座的各位,誰沒收過包裹,誰沒投過快遞?”楊軍日說,快遞業被譽為中國經濟的黑馬、中國新經濟的代表,曾連續5年寫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近年來,快遞業發展迅猛,去年全國快遞業務量超過400億元,十年間快遞業務量增速達到42%以上,中國快遞業已連續四年位列世界第一。
據楊軍日介紹,目前快遞業職工有300萬人。“十三五”期間,快遞員職工每年新增20萬,在緩解就業壓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快遞業職工,風里來、雨里去,給千家萬戶帶去便利。但他們的合法權益卻經常受到損害。”楊軍日說。
“快遞業務發展迅猛,但快遞員工的工資收入明升實降。”楊軍日舉了一組數據。我國快遞業的業務收入連續3年超過35%。以前快遞員工每天送件30件到80件,現在他們每天要送80件到200件。業務量漲了一倍多,但工資平均每年僅增長5%。
楊軍日說,快遞職工居住在簡陋的地方,送件大多用電動車、三輪車,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由于工作量大,他們患有胃病的比例高,而到了小區,上廁所也是個難題。
讓楊軍日關心的,還有快遞員工勞動用工不規范問題。“他們中有的是合同工,有的是派遣工,有的臨時用工,勞動合同簽約率低,更不要說社保繳納率了。”此外,快遞入門門檻低,職業發展空間小。“快遞員工有市場沒前途,很多人都將送快遞當作進城務工的第一個跳板。”
楊軍日建議,要維護快遞業職工權益,就要加強源頭規范,推動建立三方聯席制度,建立快遞業勞動定額標準,加強對快遞員工的培訓指導、勞動保護、安全保障規范。加大監管執法力度,改善快遞員工從業環境,加快快遞企業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指導。同時,在快遞企業成立健全工會組織,以職工需求為導向開展服務,增強職工獲得感,促進快遞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