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包裝大國,但商品過度包裝現象普遍存在,包裝產業仍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臺盟北京市委主委陳軍建議,盡快出臺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條例,對于容易出現過度包裝的商品要細化包裝標準,并進行重點監管。
快遞行業過度包裝現象凸顯
陳軍介紹,為了有效治理過度包裝,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我國開展了一系列管理和整治工作,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包括:法律法規不完善,快遞行業過度包裝現象凸顯,包裝物回收網絡體系不健全等。過度包裝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污染環境,還極易誘發社會不良風氣,加劇不正當競爭,滋生假冒偽劣、銷售欺騙等危害。此外,包裝產業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企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生產模式仍然較為普遍,綠色化的生產方式與體系尚未有效形成。
完善價格政策
實行商品與包裝分開銷售
陳軍建議,相關部門要盡快制定和完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制度、標準和政策。對于容易出現過度包裝,與民生密切相關的茶葉、酒類、保健食品、化妝品等日常消費品和月餅、粽子等節日商品,要細化包裝標準,對包裝材料進行限制性規定,并進行重點監管。價格部門要研究完善限制過度包裝的價格政策,財政部門要研究完善促進包裝物回收利用的補貼政策,稅務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相關的稅收政策等。
要盡快出臺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條例,將限制過度包裝的要求列入企業標準的要求,將商品包裝物生產情況納入清潔生產審核內容,從源頭減少過度包裝。對過度包裝的違規企業加大經濟懲治力度。探索建立分開銷售、自主選擇制度。除初始包裝外,實行商品與包裝分開銷售,與商品分開銷售的獨立包裝明碼標價,由消費者自主選擇是否購買包裝。加快制定包裝物強制回收目錄,商品生產者和銷售者對列入包裝物回收目錄的包裝物,可以設立押金制度向消費者回收。
加快快遞包裝技術升級 推廣共享快遞盒
陳軍還建議,支持科研院所加強包裝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著力于新裝備、新材料、新制品的研發應用,不斷提高包裝行業技術發展水平。定期發布綠色設計產品名錄,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
針對電商物流包裝急速發展的情況,陳軍說,要盡快出臺快遞綠色包裝行業標準,實現快遞包裝、物流周轉包裝的標準化,同時加快快遞包裝技術升級,推廣共享快遞盒、可降解包裝袋等綠色包裝。
她還建議,應大力倡導合理消費、適度消費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建立商品過度包裝不良記錄公開制度,對屢禁不止的過度包裝反面典型進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