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將建設區域冷鏈物流中心,圍繞青島、威海等地市打造4個遠洋漁業產品精深加工和冷鏈物流集群,為“海上糧倉”“保駕護航”。
山東省政府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行解讀。據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巡視員王超英介紹,山東是中國最大的水產品加工基地,2016年水產品總產量950萬噸,水產品年加工總量近810萬噸。
“打造水產品冷鏈物流工程,是‘海上糧倉’建設五大工程之一。”王超英說,山東省將采取培育10處遠洋漁產品精深加工和冷鏈物流基地、建設中國北方(青島)國際水產品冷鏈物流基地等措施,降低水產品流通腐損率,保障產品質量,增強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高品質生鮮食材、食品的消費需求日趨旺盛,對食品多樣化、新鮮度、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王超英介紹說,發展冷鏈物流是促進生產流通和農民增收、提高居民生活品質、推進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有效措施。
王超英指出,為發展冷鏈物流,山東省將從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在職技能培訓三個方面對冷鏈物流人才進行培養,促進校企對接合作,建立冷鏈物流培訓和實踐基地,形成多層次人才教育、技能培訓和技術示范體系。
據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交通與物流處處長崔霞介紹,該省將建設集信息發布、在線交易、全程溫控、車輛跟蹤、貨物查詢等功能于一體的冷鏈物流信息平臺,實現冷鏈物流全過程的智能化、信息化。
據了解,到2020年,山東省將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標準健全、綠色低碳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培育100家以上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培育10個以上特色鮮明、優勢突出、輻射帶動性強的產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