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物流行業發展穩步推進中,又有新的突破與驚喜。快遞越來越快,也要越來越綠;貨運領域出現了雙巨頭合并的景象,領域大格局突變;迎著AI的風起,智慧物流有了新的定義;同城速遞、智能快遞柜的爆發式發展,提升著物流的用戶體驗。即將過去的一年,是物流企業跨界競爭,打破市場邊界的一年。電商自建物流發展成熟,逐漸獨立出來,成為快遞領域的攪局者;快遞企業也沒停歇,加速布局物流金融的同時,紛紛涉足快運業務。
回望過去,才能把握未來,展望前景。那么,讓億歐帶您來看看即將過去的一年,物流行業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與創新吧!
一、IPO 風潮:快遞企業資本化完成,快運IPO風潮或將展開
2017年前后,“三通一達”及順豐紛紛排隊上市,尤其順豐上市,更是引得行業內外的一陣狂歡。在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看來,快遞業此番全員進入資本市場,意味著快遞行業進入發展新高度。目前,國內快遞量遠遠領先全球,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已經進入單日快遞億件時代。快遞市場體量足夠巨大,提效增質是未來發展的長期目標。
在城際物流領域,運滿滿與貨車幫合并,成為了該領域的巨頭。再加之雙方已經融資多輪,兩家公司在短時間內實現合并,也印證了資本力量的強大。對于運滿滿和貨車幫未來的發展走勢,多位業內人士稱預計合并后的新集團公司將于2018年上市。另外,德邦上市經歷一波三折,期待明年沖擊上市一切順利。
二、兼并重組:謀求綜合發展,尋求利潤增長空間
物流企業為了謀求綜合發展、尋求新的利潤增長空間,通過兼并重組不斷加快網點布局、實現協同發展。
蘇寧收購天天快遞,不斷夯實物流業務體系;圓通收購先達國際,真正走向國際化,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又邁出堅實一步;青旅物流收購全峰快遞,為青旅的發展打下了扎實的網點設施;58速運與東南亞領先的同城物流平臺GOGOVAN達成合并,新公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中集e棧并入豐巢科技后,改變快遞柜行業的格局,加速后者未來快遞網絡的建設,提升快遞營運效率和包裹處理效率。
在即將迎來的2018年,市場整合或將更多地發生在市場格局尚不明朗的快運、同城速遞領域,而快遞企業則可能會利用收購合作的方式加快出海進程。
三、“一帶一路”:加速出海,融入全球市場
快遞企業上市之后,趁著一帶一路的政策利好,陸續搶灘海外市場。例如,順豐與UPS成立合資公司已獲監管審批;阿里巴巴首個海外eWTP試驗區——馬來西亞數字自由貿易區在吉隆坡全面啟用運營,菜鳥智能倉庫落地吉隆坡。
為配合“一帶一路”戰略,物流業加大網點建設與網絡布局。招商局集團實施“雁型出海”模式,全球運營港口超過30個,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加入國際公路運輸公約,便利沿線國家過境通關。
2017年11月28日,申通歐洲公司與布達佩斯機場集團以及歐洲領先物流企業EKOL LOGISTICS負責人共同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打造“一帶一路”中歐國際轉運中心,并致力于優化中歐班列和跨境電商包裹的轉運效率。
四、智慧物流:科技加持,創造全新物流行業景象
2017年是從“互聯網+”時代轉換進入到“人工智能+”時代的關鍵一年。物流行業里的全自動分揀設備、無人機、無人車送貨,受到了廣泛關注。智能化的物流配送不再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開始逐步成為現實。
菜鳥聯盟全自動化倉庫曝光,實現了包裹傳送、商品分揀、商品包裝等過程以及倉庫商品搬運、上架等過程的自動化;京東建成全流程無人倉,從入庫、存儲,到包裝、分揀,真真正正實現全流程、全系統的智能化和無人化;順豐、京東先后拿到區域無人機空域批文,著力布局無人機支干線物流。
智能化涵蓋到物流的各個環節,技術新紅利正在重塑物流價值,為物流業轉型升級提供新的動力。同時,政府將物流業作為銜接生產和消費的拉動性產業給予持續支持,讓資本越來越介入到物流業的產品創新與體系整合中。
五、綠色物流: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電商物流的迅猛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國內代表性企業關注的焦點,紛紛為打造綠色物流獻計獻策。
11月2日,國家郵政局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將進一步優化頂層設計,推進源頭治理,增加綠色快遞服務產品供給,提高快遞業包裝領域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包裝耗用量,減少環境污染。
11月28日,菜鳥網絡與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天天等中國主要快遞公司發出聯合倡議,希望物流行業全面投入綠色物流行動當中,通過新型材料研發和替換、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等方式,讓綠色成為物流最美的風景線。
此外,為降低物流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消耗,多家物流企業提出了電動物流車替換計劃,為綠色快遞和物流電動化應用推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導向作用。未來,追求綠色物流將會是行業發展常態,科技加持的綠色物流將是2018年的重要看點。
六、智能快遞柜:兩軍對壘,盈利何愁?
在物流的末端,快遞柜深入到小區,意欲破解快遞的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在今年,資本市場的推動,更將智能快遞柜推向了風口浪尖。盡管智能快遞柜呈現出各種弊端、商業模式尚不成熟,但是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用戶需求依然存在,是物流體驗升級的一大重要環節。
據艾瑞《2017年中國物流科技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智能快遞柜市場入局者主要分為三類:京東、蘇寧等電商系;豐巢、郵政易郵柜等快遞系;速遞易、日日順、云柜等第三方,各有優勢。隨著國家隊和阿里站隊速遞易、阿里投資的蘇寧和日日順也將逐漸統一陣營,豐巢背后則有順豐、騰訊、京東等的支持,三方勢力逐漸演化為兩大陣營的對峙。
對于即將到來的2018年,快遞柜企業必將迎來快遞柜寡頭競爭時代,從物流層到商流層,“末端競爭”即將展開。
七、物流金融:物流企業的標配業務
近些年,物流行業的毛利潤逐年下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出力不討巧”的行業。擴大網點與細分領域,開發物流金融產品才是未來物流業的發展方向,是未來物流企業的標配業務。
06月29日,傳化物流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這意味著傳化智聯將實現涵蓋貨主、物流企業、貨運司機、商戶等全覆蓋、全場景、全流程的支付閉環;9月25日,運滿滿擔保交易——滿運寶全網上線,有效免去雙方交易的后顧之憂的同時,可以規范平臺上貨主、司機的交易行為。
大物流金融平臺的誕生,可以把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全線打通,這一市場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片未開墾的處女地,這將是未來物流企業謀求轉型升級的一大重要方向。
八、同城配送:資本青睞,企業前景有待觀察
今年3月,人人快遞APP更名為人人快送,打造全新品牌形象,主推同城配送;閃送獲得兩輪巨額融資,一夜之間其廣告席卷了各大辦公寫字樓;達達配送的品牌服務全面升級,專注于同城配送。這一系列的背后,都是資本不斷涌入的結果,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2017年里,同城配送領域即獲得了超過10億元的融資。
與其他物流細分領域不同,同城配送做的是一個以時間換取時間的生意,開創的是一個高端快遞市場。由于其缺乏場景與流量支持,其發展前景還有待觀察,不過同城配送的高效即時卻是用戶最真實的訴求,或將倒逼快遞配送效率的提升。
九、跨界融合:競爭邊界模糊,打造綜合物流服務商仍需時日
京東、唯品會相繼將自建物流體系獨立出來,進一步對外承接其他企業的業務,讓其物流體系由成本中心轉為利潤中心,參與到物流行業的競爭中。
在物流行業內,快遞、快運、整車等細分物流市場互相滲透,市場邊界漸趨模糊。申通、韻達等快遞企業紛紛涉足快運業務,順豐冷運食品陸運干線網啟動,發力冷運全鏈條供應鏈市場。遠成物流進入快遞快運、冷鏈、供應鏈、地產等領域,打造卓越綜合物流服務品牌。順豐、韻達等物流企業圍繞著物流業務,全面推進物流相關業務的布局,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一攬子”綜合物流服務。
十、物流地產:設立基金,打造硬實力
在倉配服務一體化的需求下,快遞企業也加速了進入物流地產市場投資的腳步。順豐與多家知名物流地產商在物流倉儲、冷鏈探索、智慧化園區及商業配套等方面尋求戰略合作,為客戶提供高品質和專業的服務。
6月20日,菜鳥網絡與中國人壽共同設立規模為85億元的物流倉儲基金;11月13日,蘇寧物流與深創投不動產聯合發起總規模為300億元的物流地產基金。物流倉儲基金的成立,將加快快遞企業物流倉儲基礎設施的布局,使其發展更具競爭力和后勁,同時也將進一步提升用戶端的體驗。
現代化的物流地產作為可以將物流設施揉合的載體,根據物流企業所需,可以選擇恰當的地點投資、建設現代物流地產配套設施,在未來也將受到更多資本的追捧。
以上這十大關鍵詞概括了物流行業在2017年走過的共同記憶與發展主題,快遞企業不斷謀求新的發展可能,或出海謀求更廣闊的市場,或跨界探尋更高價值的新領域。隨著用戶對物流體驗升級的迫切新需求,刺激了諸如智能快遞柜、同城即時配送等細分領域市場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今年,還是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智慧物流將是物流行業轉型發展的永恒的關鍵詞。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加持物流行業,對物流業的面貌起到決定性作用。在此,億歐期待物流行業在接下來的2018年能有更多發展的突破,推動行業實現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