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4天,廣西共發出“芒果快遞”超過了1000萬件,平均每天接近20萬件。進入夏季,由芒果、百香果、荔枝組成的廣西“水果三大件”全面提速,以每天30萬件的速度寄往全國。
“電商+快遞”搭建的“空中金橋”,不但顛覆了傳統水果“層層分銷”的模式,實現從田間到舌尖“一站直達”,將銷售和流通收入更多地留在了產地,蹚出了西部地區快遞發展的新路子,而且還對沖了工業品“從東到西”的消費逆差,讓中國經濟和快遞業實現更加均衡發展看到了希望。
建立“快遞+電商+農民”服務格局
目前,廣西百色芒果種植面積達到115萬畝,產值40億元左右,在淘寶、京東等平臺的賣家約有5200家,微商更是不計其數。隨著電商和快遞下鄉,百色芒果寄遞出現井噴式發展。去年,百色被評為首批全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之一。今年芒果季,百色芒果寄遞量突破1000萬件。
“過去在路邊擺攤,一天也賣不出去多少。”百色市田東縣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攤主黃曉晨說,“現在全國各地的客戶直接看圖片下單,不需要來市場逛。”
為保障水果外運,廣西壯族自治區郵政管理局積極引導快遞企業下鄉,通過抱團下鄉、交郵合作、與便利店合作等多種模式,提高快遞在農村的覆蓋率。目前,全區1118個鄉鎮中,已有967個開通快遞服務網點,鄉鎮快遞網點總數1387個,全區14個市中已有6個市實現轄區全部建制村直接通郵。“快遞+電商+農民”的服務格局逐步建立,農戶與市場之間的距離有效縮短,起到了精準扶貧的作用。
“以前沒有網絡、快遞,荔枝只能賣到幾毛錢一斤。現在通過網絡和快遞,自家荔枝自產自銷,價格年年漲,收入也高了。”檀圩鎮的果農區大叔說,“種荔枝有三十幾年了,我自己還沒坐過飛機呢,可我家的荔枝卻坐上飛機賣到全國各地。”
定制服務“極速鮮”
“前些年,客戶時常反映,芒果有被壓壞和出現黑點的現象。”百色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石勝東說,為解決這一難題,各寄遞企業積極探索解決辦法。
“芒果比較脆嫩,箱子一定要較為厚實,而且要留有合適的通氣口,保障通風透氣。”中通快遞負責人黃力表示,他們在采購果箱前,會與供應商溝通,對果箱的設計提出要求,可以解決芒果外運時產生的腐壞問題。
為保證時效,各快遞企業都為水果寄送開通綠色通道,發送芒果時在包裝上貼上“極速鮮”等特殊標簽,專車專線、優先發運、優先投遞,確保芒果新鮮。
“荔枝從果園摘下,第一時間進行預冷,之后裝入泡沫保溫箱,加入冰袋打包,然后上冷鏈車送達機場,并保證不超過48小時送到客戶手中。”靈山縣順豐負責人介紹,從靈山縣直達南寧機場的冷鏈車每日有四班,高峰期時段團隊人數將增至40人。
快遞兼營電商 產銷運一條龍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中旬,僅玉林市通過寄遞渠道銷售出去的百香果快件量就達340萬件,達到去年全年的95.5%,日均出貨量近140噸。
在服務百香果寄遞的過程中,快遞企業摸索出了獨特模式,玉林韻達快遞就是其中之一。
據玉林韻達負責人邱偉軍介紹,2013年以前,玉林韻達快遞每天只有二三十件,入不敷出。“一天,一名客戶要寄一箱百香果到廣東,我隨口問了一句,這個能保鮮嗎?客戶說可以。我當時就想,百香果可以做飲料,也可以當水果吃,需求量肯定很大。但本地還沒有線上銷售,如果借助快遞優勢,做一家專門銷售百香果的網站,應該會有前景。”邱偉軍說。
2015年,邱偉軍承租了80多畝地種植百香果,實現了產、銷、運一條龍服務。“今年7月,日平均寄遞百香果數量達到20至25噸,快件量達到8000至10000件,有時候還會斷貨。”他說,“10月我們還要增加一條全自動分揀包裝線,以滿足京東、天貓等平臺銷售的包裝需求。”
從去年開始,玉林市郵政管理局把“主營快遞,兼營電商”發展模式在全市快遞行業中宣傳推廣,同時加強與縣(市)區政府以及商務、農業等部門對接,因勢利導,支持快遞企業與電商緊密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