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歐盟關鍵基石,脫歐公投要讓歐盟偉岸的高墻顫抖了!歐盟的一體化造就了歐盟的強大,也形成了歐盟物流網絡的互聯互通及供應鏈的較好協同,但以后還會這樣?現代物流報邀請了丁俊發、王國文、鄭艷玲等幾位專家做了分析。
分析:角色之間的利弊權衡
1、脫歐利好?
對于英國而言,第一是每年節省下向歐盟財政交納的80億英鎊(這筆錢相當于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0.5%)。
由于歐盟資金主要根據各國國民收入決定出資比例,所以,英國一直以來是歐盟財庫的主要貢獻者。此外,歐洲大陸失業率高企,導致向英國的歐盟移民持續增長,當前凈流入已超過歐盟總凈流入量的50%。脫歐之后移民政策可以進一步收緊,從而為當前英國本土居民騰挪出更多就業崗位及勞動力福利;也不必再恪守歐盟繁冗的勞工法,進而激活勞工市場。
2、脫歐利空?
歐盟是英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與歐盟國家的年貿易額超過4000億英鎊,占英國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15%。英國退出歐盟后,需和歐盟簽訂新模式下的貿易協定,但無論雙邊協定、關稅同盟還是加入歐盟經濟區,將仍需接受歐盟條款的約束。此外,將近300萬個與英國對歐貿易有關的工作崗位或受到沖擊。
同時,脫歐之后的倫敦,雖然其國際金融地位短期內依然無法撼動,但由于其無法繼續處于歐盟監管當局的覆蓋之下,歐元的金融中心也可能開始更多向法蘭克福傾斜。
專家:脫歐對物流與供應鏈影響幾何
歐盟的一體化造就了歐盟的強大,也形成了歐盟內部的物流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以及供應鏈的高效協同。
1、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顧問丁俊發:
世界已進入集群經濟,如產業集群,區域集群,國家集群,這是全球供應鏈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歐盟是國家級供應鏈戰略的曲型,在歐盟內部實行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一個強大的歐盟不僅有利于各成員國的發展,也有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如英國脫歐,是一種倒退,對歐盟內部供應鏈整合是極為不利的。
2、深圳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秘書長鄭艷玲:
英國脫歐不會對中英貿易關系產生太多影響,從宏觀經濟角度看,當今世界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互聯網的互聯互通已經使供應鏈合作超越了國界,跨國公司在供應鏈的整合連接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紐帶作用。而且一系列的多邊、雙邊貿易規則讓世界經濟變成了一張用技術、供應鏈和貿易規則織就的網絡,相互撕扯相互依存,和而不同,斗而不破。
同時,歐盟與英國都與中國有緊密的貿易關系。2015年,歐盟作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值為3.51萬億元。英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內第一大貿易伙伴是德國,這種伙伴關系為雙方的供應鏈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5年歐盟對華貿易額為5207億歐元,中國為歐盟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于美國(6147億歐元)。
3、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中國首席代表王國文:
英國脫歐的公投正在進行之中,讓我們先看看脫歐與否對英國和歐盟物流關系的影響。作為歐盟主要成員國,英國在歐盟物流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首先是英國已經成為歐盟物流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港口水運、機場及空運、管道運輸、鐵路及多式聯運等不同方式看,英國均占有重要的比重,特別是空運放方面,連續多年都處于歐盟各成員國老大的位置。如果英國脫離歐盟,英國與歐盟之間的物流關系必將受到嚴重影響。
首先,物流企業的業務量會因英國與歐盟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影響而會出現下滑趨勢,航空客貨運輸將首當其沖。
其次,脫歐將給日益嚴峻的物流勞工短缺帶來嚴重影響。在過去幾年,英國物流行業主要依靠歐盟內部新成員國的加入補充物流從業人員短缺的問題。如果英國脫離歐盟,物流從業人員短缺的情況會加重,包括航空的機師飛、港口水運的船員和港口裝卸工、公路貨運的司機等,人員短缺會使物流業進一步削弱英國物流行業的競爭力。
第三,英國與歐盟貿易、物流關系的影響,還將影響到英國作為歐盟和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因此,從上述三個方面來看,英國脫歐不論對英國還是歐盟而言,都是一個“雙輸”的結局,我們看不到一點正向的影響。英國在歐盟內部是繼德國、法國之后第三大物流經濟體,根據2015年1月發布的歐盟物流發展報告,英國物流市場規模為992億歐元(2012年統計數字),全歐盟物流市場8778億歐元。
從中英物流關系、中國和歐盟的物流關系來看,英國脫離歐盟物流體系,勢必影響到目前已經形成的中國-歐盟“一帶一路”的合作和項目。建議企業更加關注“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有英國投資、參與的項目。如果英國脫離歐盟,很多項目的定位、投資、勞動者關系等方面需要重新考量,需要為此做好準備有利而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