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外界的高度關注,一向低調的菜鳥網絡開始將包括“三通一達”、倉儲、落地配等眾多角色組建的菜鳥聯盟推向前臺。菜鳥網絡CEO童文紅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菜鳥更像一個幫助中國物流做升級轉型的平臺”,“希望未來中國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將從現在的16%下降到5%?!?br/>
另外,記者了解到菜鳥的羽翼已經開始伸向海外,開始布局跨境物流。
組建聯盟欲制定快遞業服務標準
菜鳥成立之初,業界的氣氛一度頗為奇怪。一方面馬云多次強調,阿里永遠不做快遞,智能骨干網建成也不會搶快遞公司生意。另一方面,參股的快遞公司也各懷心思,菜鳥網絡股東之一、申通集團董事長陳德軍曾接受采訪談到5000萬元的投資稱是“給面子”。在彼時業界看來,菜鳥的橫空出世有些尷尬,一方面天貓淘寶掌握著中國絕對數量的電商包裹,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味道,另外一方面即便將各大快遞公司聚合在自己周圍,也是各有各的心思。
但是3年過去,菜鳥搭起了自己的江湖。在菜鳥網絡舉辦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主入口,有一塊巨型幕墻,上面鋪滿了大大小小的Logo,中通、圓通等國內快遞公司,UPS等國際巨頭,蘇寧易購、甚至包括全家便利店等終端角色都赫然在列。
今年3月,此前一向低調的菜鳥“變換風格”,不光讓自身品牌更多地出現在快遞包裝和物流信息詳情頁上,還攜手行業內包括“三通一達”、倉儲、落地配等眾多角色組建菜鳥聯盟。用菜鳥CEO童文紅的話說,要和合作伙伴一起制定快遞業服務標準。
海外布局
菜鳥成立之初,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李俊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商業模式還真的不知道”。成立3年來,菜鳥也一再重復與澄清:菜鳥不送快遞,不會自己運營物流,更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無論是董事長張勇,還是CEO童文紅,反復表達的是用技術與大數據幫助快遞業進行信息化升級,特別是童文紅,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協同。
問題是,在協同的大背景下如何賺錢?一方面菜鳥要協同物流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往一個方向使勁,另一方面搭建基礎設施,維持江湖運轉開銷也不菲。
關于菜鳥的盈利模式,菜鳥負責跨境和倉配業務的副總裁萬霖指出了兩個方向,一個最顯而易見的營收來源是商家支付的服務費。無論是針對跨境還是國內配送,菜鳥提供物流配套解決方案,比如前面提到的菜鳥聯盟,商家使用這套方案時需付費,像包裝費、快遞費、倉庫費(庫存周轉率在一定實效之內實行免費策略)等,菜鳥將這部分收入分給聯盟內的合作伙伴,自己留下一部分?!暗@只是淺層次的模式,快遞業毛利本身就不高,這也不是菜鳥最主要的打算?!比f霖說。
其次是更深層次的改造與想象空間。菜鳥搭建倉配物流網,瞄準的是物流業全局優化,提升快遞效率。拿庫存周轉為例,通過大數據預測消費需求,讓商品離消費者更近,加快庫存周轉,能大幅降低庫存成本。馬云甚至喊出了未來快遞業消滅庫存的目標。與快遞打包發貨的微薄利潤相比,提升效率的過程中蘊藏著更大的利潤空間。
今年5月,天貓商戶武漢樓蘭蜜語生態果業開始和菜鳥合作。樓蘭蜜語專營新疆干果蜜餞,2006年起家,天貓旗艦店上現有77.5萬粉絲,但CEO劉應龍表示,仍然遭遇成長的瓶頸?!懊黠@感覺到電商已經過了紅利期?!眲埜嬖V記者,和菜鳥合作看重的是有背書物流服務。據其透露,“頭兩個月,菜鳥提供免費倉儲服務。但總的物流成本平均下來,每單投入還是要提高15%~20%?!?/p>
“菜鳥的優勢和問題都在于做整合,做整合的優勢在于跑得快,但要解決問題需要強有力的上下游控制能力與協調能力?!庇猩虘舯硎?。
除了通過服務費和提升物流效率賺錢,跨境物流被認為是菜鳥布局的下一步棋。從2014年入股新加坡郵政到今年4月10億美元收購東南亞電商Lazada,阿里在境外物流上持續布局。但跨境物流是一個涉及海外倉、空運、海運、通關、國內配送等多鏈路的復雜路徑,菜鳥在向跨境領域伸展其羽翼的過程并不像其在境內那么容易。地區文化差異、各國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等因素也給這個方向增加了不小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