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欽州市市長王雄昌在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欽州正全力服務保障平陸運河全面建設,加快通道和物流設施建設,推動物流港向貿易港轉型升級,深化國際經濟貿易合作,全力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樞紐。
欽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以及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要節點城市。近年來,欽州深入實施“建大港、壯產業、造濱城、美鄉村”四輪驅動戰略,持續提升港口能級、暢通物流通道、優化港航服務、促進開放合作,加快構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樞紐。“欽州作為西南出海主通道的功能已不斷凸顯,通道樞紐運行能力大幅提高,物流貿易樞紐功能加快完善,通道開放合作不斷拓展。”王雄昌說。
按照建成千萬標箱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的定位,欽州港30萬噸原油碼頭及30萬噸級航道、全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廣西首個國際標準專業液化烴泊位等一批標志性港航基礎設施建成運營,已經具備通航靠泊全球最大集裝箱船舶、超大型油輪的能力,進入全國裝卸能力港口第一方陣。官方統計,2022年,欽州港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74億噸、增長3.9%,集裝箱吞吐量達541萬標箱、增長16.9%,進入全國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第10位,在全球集裝箱百強榜單排名上升到第44位。
王雄昌介紹,短短幾年,以欽州為轉運中心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線路,從“一條線”變成了“一張網”,已經覆蓋西南中南華北地區17個省份60個城市、113個站點,實現西部省份全覆蓋,并拓展至中部、華北地區。欽州港累計開通航線69條,航線網絡基本實現了東盟國家及全國主要沿海港口的全覆蓋,貨物流向通達全球113個國家和地區的338個港口。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開行達8820列,增長44%,累計開行超過2萬列。
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牽引,一批集裝箱多式聯運物流基地、冷鏈保稅交易中心、倉儲物流等設施在欽州相繼建成,進一步補齊集裝箱拆拼箱、冷鏈儲運、大宗商品交割等物流設施短板。2022年,欽州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600億元,增長150.8%,總量升至廣西第四;口岸進出口總值突破1700億元,總量位居廣西第三;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經欽州進出口總值突破1000億元,實現翻番。
2022年8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實質性開工,當前正在持續性建設,今年將實現全線施工,建成后將全面打通欽州港至西南地區的水運網絡。王雄昌表示,欽州將高標準建設通道重大骨干設施,積極謀劃覆蓋西南地區的江海聯運物流組織運輸體系,建設平陸運河江海聯運換裝區和平陸運河內河港。
王雄昌表示,欽州還將高質量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培育至歐洲、美洲等遠洋航線,加強與新加坡等國際大港合作以及海南自貿港聯動發展集裝箱中轉業務,積極探索與東盟國家港口的“海上穿梭巴士”。規劃建設支撐千萬標箱國際門戶港、平陸運河的江海聯運航運服務集聚區。同時,大力發展面向東盟、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的能源資源進口儲運業務,加強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往來,推動欽州港與RCEP成員國港口締結“姐妹港”。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