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以“新使命 新價值 新發展”為主題的2023交通企業社會責任(ESG)年會在南京召開。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二級巡視員李占川;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楊詠;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秘書長張騁;江蘇省第十四屆人大環境資源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高速公路營運管理協會理事長,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副理事長蔡任杰;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鄧東升;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金凌等領導出席年會。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交通企業、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的16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李占川在致辭中表示,交通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發展大趨勢不可逆轉,交通企業要堅持創新引領,推動交通運輸加快轉型升級;堅持協調發展,推動交通運輸更加公平普惠;堅持綠色發展,推動交通運輸更加低碳清潔。
楊詠認為,踐行ESG理念將成為交通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交通企業要加快推進責任底線向戰略思維演變,樹立社會責任新理念;堅持統籌推進,推進細化管理,探索交通企業責任新機制,展示交通企業新使命、新價值、新發展,塑造交通企業良好社會新形象。中交企協將充分發揮ESG工委和長沙理工大學交通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的“智庫”作用,與行業交通企業、有關科研機構通力協作,從制訂標準、編寫報告、舉辦年會(論壇)、開展研討培訓與評價等方面入手,推動交通企業ESG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深化研究與規范化、標準化發展,推動交通企業將ESG理念融入企業發展戰略與經營管理,努力將中交企協打造成為交通企業ESG領域的專業化、國際化、推動型行業協會組織,助力交通可持續發展。
金凌認為,近年來,江蘇交通統籌推進交通強國試點和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全面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廣大交通運輸企業要積極踐行ESG理念,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戰略和日常經營管理,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鄧東升表示,更好服務交通強國建設,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需要我們共同為之付出辛勞和智慧,更需要我們廣大交通企業攜手前行、擔當作為。江蘇交控將以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主題主線,努力在履行社會責任上走在前、做示范,以建設世界一流高速路網和世界一流企業的優異成果,助推江蘇交通強省基本建成,為全國和江蘇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有益探索、有效保障。
會上,交通企業社會責任(ESG)行動宣言正式發布,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社會責任(ESG)工作委員會揭牌儀式順利舉行。2022交通企業社會責任(ESG)報告和2023年度交通企業社會責任(ESG)典型案例同期揭曉,全面展示了全國交通企業在踐行社會責任(ESG)方面的成果,向全社會展現交通責任企業群像,對推動形成交通企業積極投身國家戰略、踐行社會責任,助力可持續交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主旨報告環節,來自湖南大學、責任云研究院、江蘇交控、北京師范大學、安徽皖通高速5名嘉賓就交通企業ESG發展、企業ESG研究力和實踐力等內容各抒己見,分別做了精彩報告。首先是從企業價值創造和利益相關者理論等角度,闡述了ESG相關內容和互生關系。其次從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第三方平臺的視角出發,提出了交通企業ESG建設的發展思路。三是江蘇交控以“通達美好未來”為理念,探索形成聯通價值領航、暢通治理固基、融通運營提質、溝通傳播增效、貫通考核創優“五通”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著力打造履行社會責任和企業高質量發展雙向奔赴新格局的實踐成效;四是結合交旅企業社會責任(SEG)工作實際,提出了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理念和“五協五贏”工作模型;最后介紹了皖通公司篤力踐行社會責任,奮力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皖美高速”運營樣板的經驗做法。
本次年會還設有專題報告和現場觀摩環節。來自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廣西百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國地質大學、湖北交投隨岳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江蘇寧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的5名嘉賓,交流共話交通強國建設背景下交通企業社會責任與行業高質量發展等熱點話題,互相探討交通企業ESG發展之路。21日,與會人員分別在江蘇省高速公路調度指揮中心和五峰山長江大橋揚州廣陵服務區開展實地交流學習。會前,中交企協社會責任(ESG)工委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在南京圓滿召開。
本次年會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播責任理念、樹立責任典范、探索責任創新,搭建交通企業社會責任(ESG)工作學習交流展示平臺,總結推廣交通企業社會責任典型案例,推動交通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ESG),為交通運輸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和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貢獻交通企業力量。
會議由中國交通企業管理協會社會責任(ESG)工作委員會承辦,長沙理工大學交通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責任云研究院,江蘇省高速公路營運管理協會,長三角可持續高速公路發展聯盟、江蘇寧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高速公路聯網營運管理有限公司、江蘇交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