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開展“中美零排放公交競賽”有關工作的通知》(交辦運函〔2017〕206號),邀請國內城市與美國城市就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展開競賽,標志著中美零排放公交競賽(簡稱“競賽”)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競賽是為落實《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和中美交通論壇第八次會議有關工作部署而開展的。旨在促進中美兩國城市新能源公交車輛推廣應用,分享兩國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實踐探索經驗,為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借鑒。
促進經驗交流 推動公交轉型升級
近年來,在政策鼓勵下,我國新能源公交迎來了快速發展,初步估算,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新能源公交車總量突破16萬輛,是2010年的近40倍。引導新能源公交車有序發展、提供良好政策環境、推動新能源公交產業發展,是城市與交通發展的共同需要。競賽一方面彰顯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另一方面也為新能源汽車在公交行業的推廣應用搭建了嶄新平臺。
競賽以促進中美兩國城市新能源公交車輛推廣應用為目標,鼓勵各級地方政府及新能源公交行業相關單位積極參與。通過各參賽單位在競賽過程中的經驗交流和技術反饋,不斷完善新能源公交車推廣各環節的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新能源公交配套基礎設施和補貼手段,鼓勵企業技術創新,不斷完善新能源公交運營安全標準等,為新能源公交從“能用”到“好用”提供支撐。
競賽將搭建新能源公交行業發展平臺,廣泛吸納城市主管部門、運營企業、生產制造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等各方參與,定期開展技術交流活動,促進新能源公交行業的經驗分享和交流。
“十三五”期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在公交這一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點領域,以中美友好競賽的方式,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對于構建綠色交通體系、防治大氣污染、推動運輸服務供給側改革和城市公交行業轉型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
發揮地方作用 優化推廣政策環境
競賽要求以參賽城市為單位編制競賽實施方案。具體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現狀、零排放公交車輛運營成本及補貼現狀、零排放公交車輛推廣更新目標及環境經濟社會效益評價、零排放公交車輛運營安全監測體系建設方案等內容。激勵地方城市對新能源公交推廣應用的政策環境、車輛技術、運營組織、安全監測、政策后評估等進行全面分析,對零排放公交運行效果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并為國家層面對新能源公交的運行監測與效果評估系統的搭建提供基礎支撐,提高我國新能源公交車的運營管理水平。
通過競賽,引導各地找到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面臨的突出問題,找準下一步工作的著力點,建立常態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新能源公交車運營安全和相關評價標準體系。競賽將與公交都市創建工作良性互動,引導各地從財稅、用地、基礎設施、價格等方面加大對新能源公交車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優化新能源公交車推廣的政策環境。
競賽歡迎有積極性的城市、公交運營企業、新能源公交車輛及零部件生產制造企業、科研院所、學會協會等發揮各自作用參與其中,與國內外同行廣泛交流經驗。以競賽為契機,汲取國外新能源公交發展的先進技術和政策經驗,并促進我國具有技術優勢的新能源公交企業走出去,占領國際市場。
加強國際交流 鼓勵技術管理創新
盡管我國新能源公交推廣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受限于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尚未突破、配套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新能源公交的實際應用距離行業運營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傮w上看,安全問題和性能問題仍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制約新能源公交推廣應用的突出瓶頸,各地新能源車輛推廣力度不均,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夠完善。競賽為促進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國際化的交流平臺,并為解決新能源公交車行業面臨的挑戰提供了契機。
中美雙方分別開通了中英文競賽網站,定期發布相關動態信息,并將建立行業聯盟,組織開展聯合研究、技術研討、經驗交流、成效評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根據新能源公交推廣政策,我國“零排放公交”范圍界定為純電動公交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按用電行駛里程占總行駛里程比例折算)和燃料電池公交車。
競賽將組織新能源公交車輛行業、公交運營和技術研究單位開展交流活動,通過“新能源公交發展和推廣應用論壇”“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等平臺,促進行業內各利益主體間的交流。通過設置零排放公交運營企業排行榜、年度最佳零排放公交車型等評比活動來鼓勵公交運營企業的管理優化和新能源車輛生產企業的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