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31日,“‘一帶一路’建設與物流發展”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研討會圍繞“‘一帶一路’建設與物流發展”的主題,特邀世界銀行、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相關負責人與業內專家,共同探討新形勢下“一帶一路”建設框架下物流業的發展前景。會議由世界銀行、中國交通報社、交通運輸部全球環境基金項目辦聯合主辦,運滿滿承辦,國家物流信息平臺協辦。
隨著我國加快沿邊開放步伐、擴大內陸地區對外開放以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我國西向國際物流規模和一些重要節點城市物流發展機會大大增加,為我國國際物流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圍繞“‘一帶一路’建設與物流發展”這一主題進行研討交流,對于服務支撐“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加快推進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會上,中國交通報社社長、黨委書記蔡玉賀表示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黃金時期已經到來。交通運輸行業肩負著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創新運輸組織方式、提升裝備技術水平、優化市場主體結構、推進信息化建設等多重任務。要在各項工作中學會“彈鋼琴”,有條不紊地實現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的融合發展,為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注入活力,為“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做好服務支撐。
在“一帶一路”建設下發展物流業,多式聯運尤為重要。世界銀行交通和通訊技術全球發展實踐局副局長 Binyam Reja(任斌)圍繞“國際物流與多式聯運的發展趨勢”發表主題演講,通過對比中美多式聯運的發展,給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綜合運輸服務處副處長馮立光表示,當前我國多式聯運發展正處于大有可為的黃金時期,交通運輸部將其作為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會同各方力量,在組織開展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完善多式聯運設施節點網絡,健全多式聯運標準規范等方面全力推進多式聯運的發展。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推進聯運組織模式創新、完善標準規范和服務規則、開展示范工程建設、強化運行動態監測、加快推動企業聯盟合作、促進國際多式聯運發展等工作,努力推進多式聯運又快又好發展。
此次大會的承辦方運滿滿聯合創始人、總裁苗天冶介紹,運滿滿依靠創新技術驅動,在公路干線物流領域搭建信息智能匹配平臺,實現了快速的成長。未來運滿滿愿意以打造公路干線物流運力調度智慧大腦和生態為目標,聯合生態上的所有合作伙伴,在“一帶一路”戰略引領下走出去,積極對外輸出互聯網物流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將勢能轉變為動能,去搭建一個無國界無行業邊界的,基于公路物流全產業鏈服務的生態體系。
此外,與會專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經濟管理研究所處長洪雁,國家物流平臺管理中心副總監、國家(港口)合作部副主任吳一舟,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利軍等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下物流業如何發展從不同角度展開討論。
據悉,本次研討會隸屬于中國交通運輸轉型與創新知識平臺(TransFORM)項目,共邀請“一帶一路”沿線省(區、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專家、各大高校學者、企業代表、媒體等150余人前來參會。
【鏈接】
中國交通運輸轉型與創新知識平臺(TransFORM,網址:www.transformcn.com)是中國政府與世界銀行共同發起的知識交流平臺,由中國交通報社和世界銀行駐華代表處共同開發。該平臺旨在為中國城市提供更安全、清潔、可持續的綜合交通運輸解決方案,同時促進中國與國際開發合作伙伴的知識共享。本次研討會的相關成果也將在TransFORM網站上進行知識傳播。
運滿滿隸屬于江蘇滿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貨運調度平臺。目前,平臺注冊重卡司機390余萬、貨主85余萬,日成交運單24萬單,是交通大數據和節能減排的樣板項目。該平臺依托中國公路干線物流最大的數據庫,實現智能車貨匹配、智能實時調度,提升公路干線物流貨源、車輛、路線、價格的匹配速度、精準度和運輸組織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