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旨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民航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戰略產業,也是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展計劃司司長韓鈞表示,“十四五”期間,民航將按照《規劃》提出的加快交通強國建設目標,完善設施網絡、擴大服務供給、培育發展動能、轉變發展模式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民航業的比較優勢,加強融合發展,按照“十四五”時期“一二三三四”民航總體工作思路,堅持安全發展底線和智慧民航建設主線,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智慧化、綠色化為發展導向,加快由追求速度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傳統要素驅動向更加注重創新驅動轉變,由運行服務為主向更加注重產業協同發展轉變,加快構建更為安全、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現代民航體系,為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堅強民航支撐。
韓鈞指出,基礎設施是建設民航強國的重要支撐。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十四五”期間,民航將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樞紐機場改擴建,著力提升樞紐機場綜合保障能力,合理加密機場布局,穩步建設支線機場和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重點加密中西部地區和邊境地區機場。到2025年,民用運輸機場數量達到270個以上,新增跑道40條。推動機場與各種交通方式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以機場為核心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實現樞紐機場軌道接入率達到80%以上的規劃目標。
韓鈞進一步表示,航線網絡是民航提供運輸服務的重要呈現。在航線網絡方面。“十四五”期間,以網絡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完善國內航空運輸網絡體系、國際航空運輸通道體系、航空樞紐功能體系三大體系。其中,國內航空運輸網絡體系重點打造支撐有力的骨干網、構建普惠均衡的基礎網和優化國內航空貨運網。國際航空運輸通道體系以“周邊融、走廊通、通道暢”為導向,重點構建“一圈六廊五通道”體系,支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建設。
韓鈞表示,服務質量是民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在服務質量方面。“十四五”期間,民航將持續踐行真情服務理念,以航班正常為牽引,聚焦航空出行服務全鏈條,以滿足旅客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航空服務便捷工程,推進建設“人享其行”的民航服務新生態,實現運輸服務品質不斷升級,提升中國民航服務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韓鈞指出,在服務支撐區域戰略方面。“十四五”期間,民航將以更好服務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為目標,加快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四大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增強國際樞紐功能,提升區域樞紐的網絡支撐功能,推動臨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民航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互為動力、相互支撐的融合發展新格局。
此外,結合民航運行特點,韓鈞重點強調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持續保證航空安全。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截止目前,運輸航空已連續安全飛行9876萬小時,創造了最長安全飛行周期。“十四五”期間將按照“安全隱患零容忍”的總體要求,強化系統安全理念,夯實民航運行安全全鏈條管理,構建一流的民航安全體系,確保航空運輸飛行百萬小時重大及以上事故率五年累計低于0.11次,航空安全水平再上新臺階。
二是建設智慧民航。“十四五”時期,民航將以智慧民航建設為工作主線,重點圍繞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機場和智慧監管,推動數字化轉型,帶動智能化應用,實現智慧化融合,加快提升民航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