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底由浙江義烏開出的首班“中國─伊朗”鐵路集裝箱貨運試行專列于當地時間11日已從土庫曼開往伊朗,預計數日后將抵達終點站─伊朗首都德黑蘭,班列全程逾一萬公里,是中國首列開往中東地區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據悉,這比原來海陸轉運節省一半時間。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引述伊朗媒體報道:首次“中國─哈薩克─土庫曼─伊朗”鐵路集裝箱貨運試行專列已從土庫曼斯坦開往伊朗。報道指出,本次列車的試運行是為了開通新的鐵路定期運輸路線。
這次裝運各類貨物的列車于1月底從中國浙江省義烏市出發,用9天行駛了7908公里,橫穿哈薩克,抵達土庫曼的邊境鐵路站Serhetyaka。根據貨運的需求,土庫曼有兩條路線可采用,分別通往伊朗的東南部和北部。專家預計,數日后列車將抵達終點站──伊朗首都德黑蘭。
途經哈薩克土庫曼兩國
中國─伊朗鐵路貨運線的總長度約1萬公里,行駛時間約兩周,是海運時間的一半。專家表示該條路線將成為從中國東部沿海到波斯灣市場最優化的貨運路線。
另據內地傳媒報道,“中國─伊朗”班列是中國首列開往中東地區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火車從義烏出發后,途經杭州、合肥、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等國內城市,之后從新疆阿拉山口駛出國門。班列出境后,先向西行駛,橫穿哈薩克。之后,在哈薩克邊界向南駛入土庫曼,終點為德黑蘭。“中國─伊朗”班列運行線路全程10399公里,途中需兩次換軌。
據了解,在首趟班列上,滿載日用百貨、服裝、五金等小商品。這些小商品是從義烏市場采購的,均為伊朗當地暢銷的商品。
免卻海陸轉運時間省半
在義烏經商的伊朗商人阿桑表示,以前他在義烏市場采購小商品后,先要通過陸路方式將貨物運到寧波港。之后,通過海運方式運輸,途中必須經過南海、馬六甲海峽、阿拉伯海。貨物運到伊朗南部港口阿巴斯后,再通過陸路方式運到德黑蘭。由于途中多次轉運,一批貨物從義烏運到德黑蘭,至少需要30天。現在,通過“義烏─德黑蘭”班列,他的貨物可從義烏直接運到德黑蘭,不僅時間只有原來的一半左右,還能免去途中多次轉運等繁瑣環節。
據悉,班列得到相關單位及途中各國的大力支持,在通關、貨款結算等方面享受一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