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24日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全文公布。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快遞服務規則和寄遞安全責任,并強調保護消費者和快遞從業者合法權益,對加盟經營、損失賠償、用戶信息安全保障等作了規范。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今年二季度快遞網點密度穩步增加,同比變化來看,每十萬人增加1.3個快遞網點,每千平方公里增加2.1個快遞網點。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征求意見稿突出以規范促行業發展,簡化快遞布局設點手續。按照草案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分支機構開辦的快遞末端網點無需辦理營業執照,只需自開辦之日起20日內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備案。
征求意見稿還規定了提供車輛通行停靠便利以降低物流成本等措施。比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和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健全快遞運輸保障機制,依法保障快遞服務車輛通行和臨時停靠的權利,不得禁止快遞服務車輛依法通行。
征求意見稿明確,用戶的合法權益因快件發生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而受到損害的,用戶可以要求該商標、商號或者快遞運單所屬企業賠償,也可以要求實際提供快遞服務的企業賠償。同時還明確,國家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快件損失賠償責任險種,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保。
此外,根據征求意見稿,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建立快遞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戶信息等電子數據,定期銷毀快遞運單,采取有效技術手段保證用戶信息安全。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
此次征求意見的快遞條例草案共46條。按照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制定快遞條例是力爭年內完成的項目之一。7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已審議的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